在今年5月25日与27日举行的25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河北赛区选拔赛与全国初评中,我院派出三支队伍参赛,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两只队伍被推荐至国赛后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上新的突破。
据悉,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最早主办的竞赛之一,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能动手”“敢创新”“可协同”的复合型人才,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
比赛启动后,我院参赛学生与指导老师根据不同赛项的具体要求共同制定技术方案,并且在制作参赛作品的同时不断对技术方案进行实时调整,我院组织的三支参赛队伍,每队的技术要求与难点各不相同,但是在如此的环境下仍然做到了相互配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河北赛区选拔赛前每支队伍力争完成参赛作品的基本技术要求,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技术报告,充分体现出参赛作品的技术要点,根据参赛赛项线上比赛的比赛形式,在第二实验楼309,310进行了线上评比,在比赛的答辩过程中向专家陈述作品的创新性以及技术路线,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在河北赛区选拔赛后,被推荐至国赛的两支队伍仍然不敢放松,在原有参赛作品的基础上,制定国赛改进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并且分析在选拔赛中所显现出的不足,通过指导老师与参赛学生的不懈努力,最终在6月18日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持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学院的指导下竞赛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刻苦钻研,在制作作品过程中,创新性地在机器人中融入了视觉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动手、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供稿:赵鑫然 供图:赵鑫然 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