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3日下午4:30,沧州交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于通方A204举办“薪火计划·知行大讲堂”第四期。我院有幸邀请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黄骅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书铎作为本期知行大讲堂的主讲人,陈主席以:”让影像留住历史—谈纪实摄影的拍摄思路“为题展开讲述。本次活动由2024级辅导员邵铌婕老师主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任一帆老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代伟业老师以及我院师生党员、各学生组织宣传骨干成员、各团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黄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沈新生等六位老师受邀出席了讲座。

(陈书铎老师获奖作品《烈士回归故里》)


活动开始,陈书铎老师由中国摄影协会主席的自述视频为开端,引出摄影需要的几个要点:预测,抓拍,责任心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同时也详细且清晰地告诉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环境。例如,在拍摄《烈士回归故里》时,陈书铎老师站在烈士亲友的角度,迎接烈士的位置进行拍摄,从而使照片承载了满满的情感。根据环境的明暗,通过调节感光度、快门、光圈,来保证我们的拍摄效果等细节问题。陈书铎老师通过展示自己在拍摄获奖作品《烈士回归故里》时的行程规划与笔记和分享摄影时的实况与感悟,进一步让大家对于摄影的要点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陈书铎老师为追求作品的完整以及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在清明节自发前往烈士陵园记录访问烈士家属,最终呈现出完整的《烈士回归故里》。陈书铎老师用他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位摄影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当陈书铎老师结束他的讲解后,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彻整个教室。


讲解结束后,党总支书记任一帆做了总结讲话。首先,任书记再次对陈书铎老师的到来表达了感谢。任书记表示陈主席这堂课的选题非常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陈主席把自己拍摄的获奖作品《烈士回归故里》的经历拿出来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摄影工作的内涵更领会到摄影家对摄影精神的领会,摄影是一个人精神的投射,是爱党爱国崇尚人民英雄,记录英雄事迹的表达。2022年3月21日,海军飞行员、烈士孙洪林的骨灰由专门的护卫车队护送回到家乡黄骅市旧城镇。孙洪林烈士是2022年3月,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新时代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要时刻记住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更多的像黄骅和孙洪林烈士一样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生活在黄骅我们觉得很自豪。陈主席的这堂课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摄影思想和技术的分享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爱人民英雄的思政课。任书记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这堂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本次活动的意义不只在于让大家了解摄影,更在于要让对大家在摄影家身上学习到他们的精神品质,耐心、观察力、捕捉力、行动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而陈书铎老师记录烈士归乡的经历,不仅让在场的所有人详细了解烈士事迹,更让大家学习到了烈士身上的精神,让当代青年能够将这份力量和精神传递下去,而这便是每一位摄影师拍摄照片的真正意义,也是他们一直所坚持的动力!
摄影不仅是记录是艺术也是表达更是摄影师精神的投射。陈主席的这堂课不仅给我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送来了摄影技术还送来了摄影家的思想、文化和内涵,在陈老师的引领下相信我院宣传思想工作不仅有摄影技术的提升也有摄影质的飞跃。我们将用镜头记录机械人的故事沧交人的故事黄骅的故事以及新中国的故事。
(王磊供稿 张凤鑫供图)